摘要: 根据冷链物流的特点,简要说明北京生鲜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加工配送中心的功能以及生鲜冷链物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 冷链物流,新鲜食品,存在的问题食品冷链物流论文,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和饮食质量. 加工度低的各种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2003年,全国各类新鲜食品总量近7亿吨. 在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新鲜食品消费占51%,全国每年新鲜食品消费约2.4亿吨. 新鲜市场已成为最大的国内市场之一. 但是,新鲜食品不同于普通工业产品. 大多数新鲜食品很难在室温下保存,并且不容易保持原始的新鲜度和质量. 短期存放后容易失去营养和实用价值. 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只有新鲜蔬菜从收获后到食用前容易出现质量和数量的损失,高达5%-20%,而在发展中国家,高达20%-50%. 在我国,新鲜蔬菜的流失率高达40%-50%.
一个. 简介
当前,新鲜食品是指“三种新鲜产品”,即: 水果和蔬菜(PRODUCE),肉类(MEAT)和水产品(SEAFOOD). 可以将其放在架子上以进行必要的保鲜和简单分类,而无需烹饪和制作等进一步处理,因此可以将其分类为新鲜食品的主要产品;加上更常见的内容: 源自西式新鲜产品(BAKERY)和熟食(COOKED FOOD)以及其他现场加工类别的面包,将“三个新鲜”的主要产品与面包,熟食的加工产品组合在一起合并为“五个新鲜”.
两个. 新鲜食品冷链物流中的问题
1. 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
目前,北京大部分新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的形式存在,没有连续的冷链物流. 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生鲜产品物流增加了运输,分销和零售中多次装卸和处理中二次污染的机会,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并降低了产品质量.
2. 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运作
北京连锁企业的新鲜产品的物流和分销大部分由制造商和分销商完成. 食品冷链中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极大地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发展. 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食品冷链的高昂成本和商品损失.
3. 生鲜食品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高
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无法为易腐烂的食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大量损失,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潜在的安全性危害. 在用户很少,设施不足的地方,无法保证对冷链物流进行充分的温度控制,商品质量也难以保证.
4. 总体规划不完善,资源整合受到影响
在新鲜食品供应链中,冷链物流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总体规划和协调缺乏全面的专业人员. 因此,它影响了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
5.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突出,缺乏适当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是,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重要分支. 它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不可存储,差异和不可分离的特点. 冷链物流提供的服务质量为“评估”也有一定困难.
三个. 北京市食品物流发展状况
近年来,北京地区的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牛奶等的生产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分别约为11%,25、8%,12%, 24%和7. 8%;其运输特点是运输量增长快,运输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 水产品产量和水产养殖面积增长迅速,水产品生产和物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淡水产品的比例已大大增加. 海洋产品已经从主要的鱼类变为其他类型(虾,贝类等). 尽管淡水产品仍以鱼和蟹为主,但其比例却下降了. 新鲜食品的公路运输的特点是方便,快捷,灵活,送货上门,风险低,组织方便. 它的当前市场份额已从1990年代中期的20%增加到800%以上. 铁路鲜活货物运输量从1992年的将近1700万吨急剧下降到2003年的4940万吨. 但是,中国冷藏卡车运输的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根据国际食品标准,易腐和新鲜食品的运输和装载大多在露天而不是在冷藏和保温场所进行;其次,物流链各环节的信息不畅,造成食品运输不必要的延误. 现代冷藏卡车也严重不足. 在中国的公路运输中,易腐烂和新鲜食品的冷藏运输仅占总运输量的20%,其余80%的水果,蔬菜,家禽和水产品大部分是通过普通卡车运输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鲜品的供销与供销方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鲜食品的运输已朝小批量食品冷链物流论文,多品种的方向发展,计划采购已根据市场需求改为供应. 我国既是大型生产国又是消费者. 因此,我国的冷藏食品市场极其巨大,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